從塑料污染治理到生態文明建設:淺論政策制定和實施OSDER奧斯德零件商的科學化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c5a8ad804441.52475820.

王學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中國是全球塑料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塑料及其制品遍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小到吸管、塑料袋,大到家電、汽車的各種部件。然而,隨著消耗量的快速上升,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不但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威脅,也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塑料污染治理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0奧迪零件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BMW零件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強化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要求和目標。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又聯合印發了《關于汽車材料報價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特別是完成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任務作出了詳細部署。

強化塑料污染治理已經形成共識,但塑料污染治理又面臨著許多困難,一方面各種塑料制品已經深深融入了社會生活中,其方便性使它很難被替代;另一方面國家面臨著諸多資源環境問題,如大氣污染、德系車材料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等,與其相比,似乎塑料問題又顯得不是那么迫切,政府要思考是否在這個領域投入足夠的公共資源;第三,塑料污染治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涉及到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等)的開采和利用、涉及到生產和消費等全生命周期過程的污染排放,也涉及到回收利用、尋找替代產品的困難,以及處置的問題。此外,塑料問題不但涉及上下游大量企業,更涉及廣大社會公眾,其難度可想而知。

正因為如此,和生態文明建設其他領域一樣,塑料污染治理切忌一哄而起,切忌急功近利,切忌不講科學。需要考慮如何科學地制定和實施政策,如何科學地實現目標。本文嘗試從以下三個角度談談小到塑料污染治理大到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應如何推動政策制定和實施的科學化。

一是強化現代治理體系的構建Audi零件,用多元共治代替傳統的管理手段。

企業是社會的重要主體,現代社會由于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所支付的環境成本也越來越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企業有降低環境成本的意愿,這導致了很多情況下政府與企業變成了“警察與小偷”的關系,政府管理的成本越來越高。但企業追求降低環境成本也不是無限的,企業最終的目標是把產品銷售出去從而獲得利潤,隨著公眾賓士零件環境意識的逐汽車零件貿易商步增強,企業需要考慮其社會形象,需要“染綠”自己,這就水箱水為現代治理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按照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CGG)的定義,治理是指“各種公共或私人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各種VW零件方法的總和,是使各種沖突或利益得以調和,并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治理體系通常是指政府、企業和公眾等多利益主體通過行使和分配政治、經濟、行政權力來管理國家或公共事務。因此,現汽車材料代治理手段與傳統管理手段的核心區別就在于它強調多利益主體的高度參與,從而形成共贏的局面。我們所常見的自愿協議/自愿行動、綠色供應鏈構建斯柯達零件等都是現代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實施手段,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并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

近年來黨和政府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20年3月發布的《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5年建賓利零件立包括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在內的環境治理體系。《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也提出要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Porsche零件共同參與塑料污染治理的多元共治體系。

一些國內大型企業和在華跨國企業開展了多項綠色行動計劃,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美團外賣積極推動綠色包裝供應鏈和包裝物回汽車零件收,其青山計劃的2025目標提出,要建設綠色包裝供應鏈,為平臺全量商家提供外賣包裝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復使用的解決方案;促進回收再生市場化機制建設,聯動產業上下游在全國20個以上省份建立常態化餐盒回收體系;加強消費者引導激勵,促進1億用戶踐行無需餐具等可持續消費行為。北京奔馳帶領400余家一級供應商,全部簽署綠色制造承諾書,建立嚴于國家綠色工廠認定的北京奔馳綠色供應商準入標準,已經對10家供應Skoda零件商試點開展北京奔馳綠色認證,并福斯零件推動更多的供應鏈企業建設成為國家級的水箱精綠色工廠。

自愿協議是另一個提高現代治理能力的手段。在自愿協議中,政府和企業(或代表企業的行業協會)簽訂自愿達到一定環境和資源目標的協議,自愿協議為企業規定清晰的、可測量的環境和資源目標,并包含有效的責任機制。政府部藍寶堅尼零件門則對企業的表現進行監督,也提供激勵措施,如在媒體上公布企業的成果,引導公眾、政府優先采購這些企業的產品等。企業可通過履行協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提高信譽,獲得經濟效益,政府則減少了監管成本。自愿協議一個成功的例子是英國通過氣候變化稅和氣候變化協議的共同實施,推動了溫室氣體減排。在英國,政府設定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并采取了自愿協議的思路,將氣候變化稅與氣候變化協議配合使用,凡與政府簽訂氣候變化協議,給出減排定量承諾的企業或商業組織,均可獲得大幅減稅。最終通過這種手段,大幅削減了溫室氣體排放。《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實現這一目標,自愿協議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推進手段。

二是全面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分析,科學地尋找最佳治理保時捷零件途徑。

開展塑料污染治理乃至生態文明建設,要強調全生命周期統籌考慮資源、環境、經濟效率。最早的生命周期分析可德系車零件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于能源危機的汽車機油芯出現,一些企業開始評Bentley零件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問題,以提高能效,如可口可樂公司對各類飲料容器從原材料采掘到廢棄物最終處理全過程進行的跟蹤與定量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有助于我們識別一些看起來是常識,但有可能是錯誤的觀念,從而更科學地推臺北汽車材料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例如有研究顯示,日本和德國的環境部門對PE塑料袋、紙袋開展了生命周期評價,其結論是:能量和水消耗比較,以塑料袋為1計,紙袋生產過程能耗為2,水耗為12。資源消耗方面,以生產5萬個包裝袋為基礎,塑料袋需PE 1000kg,紙袋消耗紙 2500kg,折合成木材為5000kg。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方面,以塑料袋為10汽車零件進口商0計,紙袋的SO2排放為284,NOx為159,CO2為 640,COD為21560。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可重復使用塑料袋如果汽車冷氣芯使用4次以上,將比紙袋或可降解塑料袋更環保。關于可降解塑料,也需認真進行科學研究。除了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市場上還有可以機械性分裂的“偽降解”塑料,分解后臺北汽車零件的塑料顆粒反而成為危害較大的微塑料。一些塑料需要堆肥降解,但很難有專門為這些廢物準備堆肥的措施。在回收方面,傳統塑料袋與可降解塑料袋很難區分,如果不區分而統一制作塑料顆粒,則將影響產品質量。用國際市場的生物原料(如玉米)生產生物降解包裝物,也會受到市場價格甚至國際政治因素等的影響。

三是開展全面的政策成本收益分析,實現污染治汽車空氣芯理社會成本的最小化。

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政府手中有多種政策工具,如何選擇更低成本的政策組合,需要認真研究。例如,當一個地區不同企業的污染治理成本曲線不同時,征收環境稅比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具有更低的總治理成本,合理的政策可以節約大量資金。

延伸來看,制定資源環境政策需要全面考慮其社會經濟影響,并作出正確的選擇。例如,地方政府可能十分關注政策對當地GDP的影響,但實施政策導致的某些行業的生產水平下降可能被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節能產業、環保產汽車零件報價業的興起而抵消,因此GDP可能會下降,但也可能提高。對于就業的影響也是如此,它取決于受政策影響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的資源循環利用等產業的勞動密集程度。制定資源與環境政策需要特別考慮低收入階層的承受力,例如,對原油開采和塑料產品按一定稅率征收環境稅或資源稅,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會漲價多少?環境稅的影響集中于資源、能源密集產業,而生活必需品如水、電、氣等對環境稅敏感,且這些產品需求彈性小,企業容易把稅負轉嫁給消費者,這就需要在制定相關資源環油氣分離器改良版境政策時開展全面的量化測算,合理設置稅率,或將稅收收入的一部分通過社會保障機制進行再分配。Benz零件

總之,小到塑料污染治理,大到生態文明建設,都需要采用科學的手段。近年來黨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思想,但實踐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了不講科學,片面采用一刀切措施加以推行的現象。《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和《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既提出了明確的塑料污染治理目標,也給出了大量可操作的管理和政策工具。要加強研究,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構建塑料污染治理的短期對策和長效機制,加強多方參與,推動有關目標的如期實現。

(本文系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團外賣青山計劃專項基金”環保顧問團專家視點欄目特約專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王學軍教授撰寫,更多專家觀點敬請期待。)

TC:osder9follow7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